推荐者语:张修寅战友笔下的邓文龙同志,广西桂平人,1955年12月生,中共党员,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我们一直是战友同事,一起在深圳市勘察研究院(原基建工程兵912团)共事40多年。他虚心好学的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同事折服,同行佩服,行业信服。是在自己单位成长起来的一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是深圳市、广东省、建设部专家库专家。他退伍不褪色,退休不懈怠,现任深圳市勘察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继续奋斗在城市勘察工作的一线,为深圳特区的建设增砖添瓦。
邓文龙同志作为基建工程兵912团助理工程师,于1983年12月随部队集体转业深圳市。先后在深圳市勘察测量公司、深圳市工程地质勘察公司、深圳市环宇岩土工程公司、深圳市勘察研究院和深圳市鼎强土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单位工作,2002年被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3年通过考核获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
历任深圳市环宇岩土工程公司主任(总)工程师、深圳市勘察研究院主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总工办主任、工会主席等职,曾任广东省地质学会理事、深圳市地质学会副秘书长等社会团体职务,是国家住房建设部、广东省专家库专家,深圳市住房建设局资深专家。
一、以军人身份先期进驻深圳
1982年12月,基建工程兵水文地质部队撤销改编的具体实施方案尚未下发,但已有集体转业深圳的意向,基建工程兵及912团有关领导对深圳特区进行了初步考察。1983年7月,邓文龙同志作为912团的技术干部,与先遣队30余名官兵以军人身份从湖南怀化市奔赴深圳,与深圳市勘察测量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联合组成勘察经理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当时深圳经济特区刚刚建立不久,环境条件很差,生活艰苦。大家住在竹竿、竹叶和油毡搭起的工棚里,夏天热,冬天冷,还要忍受蚊虫的叮咬。1983年9月9日,一场十一、二级的台风给官兵们一个下马威,台风前加固的十多间工棚瞬间被掀了顶、推倒了“墙”,大家只得到附近的建筑躲避。台风之后,官兵们又重新搭建了竹棚,首次经受了经济特区的严峻考验和暴风雨的洗礼。
虽然当时深圳的工作生活条件很艰苦,但912团先遣队发扬了部队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大家不计工作报酬,完成任务不打折扣。邓文龙与几名技术人员一起,跟着钻探人员加班加点、白天守在钻机旁,指导钻探人员作业和进行编录,晚上整理资料、绘制图件、编写报告。在1983年不足半年时间,邓文龙与先遣队一起出色完成了科学馆、园岭住宅区、上步工业区、中航等十多项工程勘察和统建商住楼的桩基础抽芯检验任务,为1983年12月部队集体转业到深圳就能顺利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在深圳特区建设大环境中磨练身手迅速成长
部队集体转业到深圳后,正逢特区工程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要进行的工程勘察项目比较多,每个技术人员都要同时负责两、三个项目。
在这样的建设大环境中,邓文龙同志有了更好的实践机会,进入深圳后的前几年,在老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每年完成十多项工程勘察任务。其中重大勘察项目有皇岗口岸地基加固处理、南油东滨大厦、电话中心大厦、广深珠高速公路(深圳段)和福田保税区地基加固处理等,勘察成果均获得业主好评,有些项目还获得深圳市、广东省和建设部的优秀工程勘察奖,于1987年晋升工程师资格。
1992年,邓文龙同志在工勘岩土公司任总工程师期间,既要全面负责岩土公司的技术工作,又要负责岩土工程成果审核,并承担广东惠阳分公司的勘察成果审核,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其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的工作精神,受到了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
在发展现代软基工程方面,邓文龙大胆探索,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在大亚湾房地产总公司建设的“海景花园”工程施工中,采用深层搅拌处理深基坑开挖护壁技术获得成功,赢得了业主的高度评价。1993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随后担任项目的审核人、审定人,并担任公司的主任工程师,1997年起担任院副总工程师、总工办主任等职务,主持项目的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
经过近四十年的专业实践,在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降水等领域,特别是在软土地基、花岗岩残积土及风化带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风化花岗岩桩基的设计参数、岩溶地基勘察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取得一定成果。
三、参与勘察的工程多项获奖
邓文龙同志转业深圳以来,参与工程勘察项目获得深圳市、广东省、住建部和国家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的工程有数十项,其中深圳市赛格广场岩土工程勘察和基坑支护设计项目获深圳市(2020)、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2022)和 “国家第八届优秀勘察金奖”。
赛格广场大厦地上建筑72层、地下4层、高度358米,总建筑面积163470平方米,是集商业、公寓、办公于一体的大型建筑,是当时世界上钢管混凝土结构体系最高的建筑。基坑最深达-24.5米,处于华强商业街闹市区,地表无放坡条件,必须垂直开挖基坑,且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浅,基坑支护难度大,建筑物抗浮、防水及施工降水对大厦周边影响很大。
1995年7月,作为勘察研究院勘察公司主任工程师的邓文龙,与该工程专班密切配合、科学组织、精心设计、高质量施工。采用钻探、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群孔抽水试验、地震安全性评价、室内水土岩样等试验、模型分析及计算等传统和先进手段。
在勘察施工中,项目组全体员工敢于拼搏、连续作战,克服重重困难,提前完成了勘察任务,全面查清了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地质构造,为施工图设计及后续地基基础设计施工提供了系统、可靠的依据。
赛格广场工程基坑支护采用的地下连续墙是“全逆作法”施工,是华南地区首个技术项目。不仅节约投资近2000万元,而且保证了距地下室边线仅0.2--2.0米的八层电子配套市场的正常营业,又为业主争得了该大厦建设期4年4个月的经营利润,总体工期比“正作法”施工缩短近一年时间,获得了业主的高度评价和极大赞誉。
邓文龙同志主持或参与工程勘察获深圳市、广东省和住建部勘察设计行业优秀勘察设计奖的主要获奖项目如下:
1、西部通道一线口岸区岩土工程勘察、填海及地基处理工程设计,获得深圳市及广东省勘察行业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国家优秀勘察设计银奖;
2、福田保税区东部软基加固处理详勘,获深圳市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1992)、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1993)、建设部优秀工程勘察三等奖(1993);
3、五洲宾馆岩土工程勘察,获深圳市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中国城市勘测优秀工程一等奖(1998);
4、彩田小区岩土工程勘察,获深圳市及广东省勘察行业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2005)、国家建设部二等奖(2005);
5、深港西部通道一线口岸区岩土工程勘察、填海及地基处理工程设计,获深圳市、广东省勘察行业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2007);
6、深圳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获深圳市及广东省勘察行业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2013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工程勘察一等奖;
鉴于邓文龙同志业务技术精湛、工作出色,于2011年被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授予“优秀(副)总工程师”称号。
四、积极参与技术标准、规范的编制工作
邓文龙同志自转业深圳以来,主编或参编的专业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如下:
1、国家标准《工程建设勘察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379-2006;
2、深圳市标准《深圳地区基桩质量检测技术规程》SJG09-99,2001年获深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3、《深圳市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设施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
4、深圳市标准《深圳市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SJG5-2010;
5、行业标准《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83-2011;
6、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标准》JGJ/T 87-2012;
7、《深圳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数字化规范》SJG 36-2017;
8、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参考书《简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
9、《深圳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数字化规范》SJG 36-2017;
10、《深圳地质》,负责“工程地质”章节的审查。
五、在工程实践中总结经验撰写论文
邓文龙同志虽然平时言语不多,但头脑中蕴藏的专业技术知识却很渊博。“梅花香自苦寒来”,他善于学习、认真思考,勤奋工作、笔耕不辍,将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之中,然后将实践升华为经验和理论,撰写了多篇论文,主要有:
1、《从水位降深估算地面附加沉降》,《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8-11;
2、《海上围堤的地质雷达勘探》,《勘察科学技术》1999第2期;
3、《花岗岩残积土渗透变形机理及防治》,《深圳地区岩土工程的理论与实践》2002-10出版;
4、《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深圳市断层探测中的应用》,《工程勘察》2011年第2期增刊;
5、《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城市小区规划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深圳市地质学会2001学术年会论文集》2002-07出版;
6、《几个岩土工程问题的讨论和分析》,《深圳市地质学会2001学术年会论文集》2002-07出版;
7、《深圳福田保税区软土地基工程特性研究》,《93全国城市勘测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选编》;
8、《花岗岩残积土地基的物理力学特性》,《93全国城市勘测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选编》;
9、《对基桩抽芯检测中两个问题的探讨》,《工程质量》2014年第5期;
10、《全、强风化岩钻冲孔桩基设计参数的确定》,《深圳地质工程三十年》2013-12。
六、返聘为公司顾问总工,传承技艺,潜心育人
邓文龙同志除了积极撰写论文之外,为提高公司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始终注重技术培训,协助行政人事部对每年新进公司的员工,进行技术质量方面的岗前培训,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专题培训。
如《如何当好勘察技术负责人》、《勘察现场工作与服务》、《岩土工程勘察要点》、《工程勘察质量通病及控制方法》等。平时受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和市监理工程师协会的邀请,担任过“工程勘察钻探机长记录员”上岗培训、勘察技术人员再教育和监理员的年度再教育的培训教师,得到相关协会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好评。
古人云:“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邓文龙虽然已退休,但仍笃学不倦、学而不厌、积极进取、善于思考、专心钻研业务技术,退休后被聘为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工,参与公司的技术把关,协助进行项目的质量管理等工作,参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开展技术交流活动等,利用多年技术工作经验,为公司持续发展贡献余热。